WFU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解封後第一團





疫情期間一直玩的時候,曾經想像如果不需要為錢煩惱,有穩定現金流支應日常開銷的話,疫情過了之後會想做什麼?仔細想想,還是想帶團。


    今年7月中接到一通陌生電話,說是參加過我帶的團,當時還沒解封,劈頭就問何時可以出國、什麼時候有團。在我耐心還沒消磨完之前,她就說起父親和兒子在疫情期間過世、女婿上週被車撞,語帶哽咽地說只剩下自己,突然覺得要好好為自己而活、上次出國就是跟我的團後來都在照顧臥病的爸爸、想起跟團那次的美好回憶。我在車水馬龍的路旁,勉強跟她講了20分鐘,掛上電話是五味雜陳,頓時感受到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 




    每團接觸不同的人,各自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我們在短暫有限的時光交會,絕大多數是準備好來享受開心的,和去找律師、醫師的心情大不相同。聽著客人的驚嘆和讚揚,看著他們臉上滿足愉悅的笑容,充滿正能量。美景美食不在話下,有些特殊行程,還能學到更多。




    比如這團去巴黎文化部拜訪,見到專職負責白晝之夜的總監和他的團隊,原來每年只有15個表演團體可得到政府預算,其他都是靠自己自費或贊助商。也去駐法代表處,原來現在巴黎的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是作家胡晴舫,聽著她說起巴黎這裡的業務包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法語區和非洲全部,年度預算不含人事卻只有煙火的25分之一,太辛酸了吧!講起亞維農藝術節、法蘭西學院、王效蘭、趙德胤、蔡明亮在龐畢度的展、Clermont Ferrand每年1月短片展,2023年台灣是主題國⋯⋯等,讓我了解更多東西,還聽了政治學博士分享法國半總統制和台灣總統制的相似差異處,又為知識的大樓多添了一塊磚。


    返國道別客人的感謝,還能激起嗎啡效果的成就感,時隔三年再嚐,倍感歡欣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致富心態





中文書名太過中二,放在書架上我可能不願拿起翻閱。當初是為了股癌紅包袋買的(誤),英文書名The Psychology of Money直翻比較接近前陣子看過的『金錢心理學』,也在這本的書腰上有廣告。


序言就以2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善於理財」與「有多聰明」幾乎毫無關係,不過卻和「行為處事」大有關係,每個人都有機會學好理財。


書本字數不多,以20個小故事敘述說明。書中有更多精采內容,以下僅摘錄重點或心得的簡短分享:


1.因個人經歷背景不同、觀點不同,理財決策也不同。

現代金融體系很年輕,我們還在學習。


2.運氣與風險在事件結果扮演的角色,包含投資成果和人生際遇。


3.滿足感的重要,貪得無厭招致危險。

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實現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

幸福只是扣除期望後得到的結果。


4.市面上寫巴菲特的書有數百本,有些提到重點是複利+時間,他真正的秘訣是:時間。複利效果違反直覺。


5.致富是一回事。守財卻是另一回事。

求生心態是重視:財務穩固,複利並不仰賴賺取豐厚報酬;預留犯錯空間:安全邊際;明智的樂觀心態。


6.「長尾效應」是指結果分布在最遠的末端,少數事件會產生大部分的成果。我們低估「多數事情會失敗這件事有多正常」。


7.自由掌控你的時間,就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


8.人們往往想要用財富來向其他人傳遞訊息,認為他們應該要得到大家的喜歡與羨幕。但在真實世界裡,其他人往往忽視你認為該羨慕你的部分,而是拿你的財富數字當成比較基準,反映出自己想要被大家喜歡與羨慕的欲望。


9.保有財富(weathly)與有錢(rich)的差異不只是語義不同,許多與金錢有關的糟糕決定都是出於不懂這兩者的差別。有錢是當前收入。財富隱而不見,收入有進不出,是你看不到的資產。


10.累積財富與收入或投資報酬無關,但與儲蓄率息息相關。

金錢的多寡更常取決於心理狀態,而非財務狀況。

在一個像我們這樣緊密連結的世界裡,智力再也不是可靠的優勢,彈性卻是。


11.在制定財務決策時,不要只著眼在呈現出絕對理性的態度,只要表現出相當合理就好。


12.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始終在發生。(Things that have never happened before happen all the time.

從意外事件學到的正確教訓,就是我們的世界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歷史是一門對變革的研究,諷刺的是,它被當作展望未來的地圖。


13.預留犯錯空間的智慧是承認不確定性、隨機性和偶然性等未知都是生活中永遠存在的部分。


14.長期財務計畫至關重要,但事情會改變,不僅周遭的世界會改變,你的目標與欲望也會改變。

在你還不夠大到可以合法飲酒的年紀,選定一份到了符合領取社會安全福利的年紀時都還能樂在其中的職業,這樣的機率實在太低了。


15.波動性近似一筆手續費,而非罰款。不確定性的費用,可以說是取得報酬的代價。


16.投資人經常無知的從玩另一種遊戲的玩家那裡得到線索。

當投資人有不同的目標與時間規畫時,對某個人來說看似荒謬的價格,可能對另一個人來說合情合理,因為這些投資人關注的要素並不相同。

確認你正在玩一場什麼樣的遊戲。


17.悲觀主義有一種理智層面的吸引力,比樂觀主義得到更多的關注。

不對稱的損失趨避是一種演化的屏障,更緊急去處理威脅而非機會的生物比較有機會活下來並繁衍後代。


18.許多人想要信以為真的事情就是不折不扣的事實,但他們這樣做只是因為有個巨大結果的可能性存在。

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視角都不完整,但我們會想像一套論述來填滿其中的空白。


19.本書觀點建議匯總。


20.作者的致富心態。

美國共同基金所有經理人中,有一半的人都沒有把錢投資在自己操盤的基金。

醫師可能會傾盡全力治療病患的癌症,可是卻會為自己選擇安寧療護。

財務獨立並不意味要停止工作,而是意味著只要你想要,就可以在想要的時間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工作。

塔雷伯:「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後記的部分,幫助我理解現今美國人過度消費、幾乎是透支沒有儲蓄的歷史背景。


好書,推薦閱讀。

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The Burial Of The Count Of Orgaz by El Greco





奧格兹伯爵的葬禮

這幅畫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一次在參觀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時,導遊說這是館內少數的複製品,當下我是相當訝異的,因為普拉多收藏都是大師名作,怎麼會放複製品,那真品呢?在托雷多的聖多美教堂(Iglesia de Santo Tomé, Toledo)。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土耳其鬱金香節





四月份開始是歐洲旅遊的旺季,天氣涼爽、景色怡人,街道旁窗台邊常有多彩的花朵點綴,其中又以悠久歷史、多樣品種和溫暖色系的鬱金香,最討人喜愛。

最廣為國人熟知的鬱金香產地很可能是荷蘭,經濟史上經典的通貨膨脹案例「鬱金香狂熱」發生在荷蘭,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鬱金香花園庫肯霍夫也在荷蘭,每年3月中到5月中吸引來自各地的觀光客。而鬱金香,荷蘭、土耳其、伊朗的國花,是在16世紀末從土耳其輾轉經由奧地利傳進荷蘭的。

在荷蘭,鬱金香是農產品,是帶來觀光人潮的景觀花卉;在土耳其,鬱金香是文化,是歷史,是藝術的重要篇章。

鬱金香的土耳其語是「Lale」,發音喇咧,在阿拉伯語中和「Allah」真主阿拉寫法一樣,所以在土耳其有崇高的地位。他們也真的非常喜愛鬱金香,在錢幣上、墓碑石、飛機機身、陶器盤子、清真寺瓷磚、傳統手工地毯、觀光局logo⋯⋯隨處可見,連最常見的紅茶杯子都是鬱金香造型。

1718年到1730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和平又富裕的一段時期,被稱為Tulip Era(Lale Devri),鬱金香完美代表了貴族階級和特權的象徵。2015年,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開設了鬱金香博物館,佔地1500平方公尺,從種植用的犁、篩子,到有鬱金香圖案的書卷、手帕、蘇丹衣袍,目的是將關於鬱金香的文化資產,傳給下一代。




每年四月在土耳其也有盛大的鬱金香節慶,去年2018有3000萬朵、超過200個品種的鬱金香從土耳其各地田裡移植到伊斯坦堡,舊城廣場有一幅由56萬5千朵鬱金香所拼成的花毯,廣達1734平方公尺,為全世界最大的鬱金香花毯。

2019是第14屆,到時伊斯坦堡市中心街道、廣場、公園,幾乎到處都是鬱金香,官方推薦和筆者去過的建議賞花地點有:花量最多的Emirgan Korusu、托普卡匹皇宮內的Gülhane Parkı、離鬧區近的Yıldız Parkı、有美麗花毯的Sultanahmet Square,和亞洲區的Göztepe Parkı。

因氣候變化,每一年的花期都不太一定,四月上旬最有機會看到盛開,下次四月出遊歡迎參與土耳其春天最大盛典——國際鬱金香節。

「全文刊載於EVENT365生活誌 2019.04春季號」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人類大命運摘要





    我們成功控制了饑荒、瘟疫和戰爭,迎來了三個新議題:長生、幸福快樂、取得神性。


    歷史知識的矛盾: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
舉例:馬克思預言無産階級和資產階級衝突,最後必由無產階級獲勝。資本家採用了馬克思主義的判斷,隨之改變自己的行為,於是預言沒有成真,無產階級專政成為歷史。 p.67


    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要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解放。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者才要講述資本主義的歷史,女權主義者才要研究父權社會的形成,非裔美國人才要永遠記住奴隸販運的恐怖。他們的目的不是要延攬過去,而是要從過去解放。 p.69


草坪成了社經地位的指標
中世紀晚期英法兩國貴族的城堡開始有了草坪,除了有地、還需付出許多心力、不能放牛羊吃草、不會產生價值,變成身分象徵和宣告:「本人財糧滿倉」。
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將自己從過去中釋放,想像是否可有另一種命運。


    人類各種決定有99%,都是由各種經過演化、千錘百鍊而成的演算法來處理的,我們把這些演算法稱為感覺、情感和慾望。
P.99


所有的大規模人類合作,到頭來都是奠基於我們想像的秩序。


我們應該努力區分虛構與真實、宗教與科學。


宗教就是一份契約,而靈性卻是一趟旅程。

    出於善神惡神二元論的背景,只要是在旅程中質疑著各種俗世的慣習和契約,前往未知的目的地,我們都會稱為「靈性」之旅。
這種旅程與宗教有根本的差異,因為宗教是要鞏固世俗秩序,但靈性之旅反而是要逃離世俗秩序。
p.207


    科學在倫理爭論能發揮的作用,比一般想像要多,但仍有極限。如果沒有一些宗教元素作為引導,就不可能維持大規模的社會秩序。
宗教最在乎的,其實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創造和維持社會結構。科學最在乎的,則是力量。科學的目的是透過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療疾病、征討作戰、生產食物。個人而言,科學家和神職人員可能很在意真理;但整體而言,科學和宗教對真理的喜好,還不及於力量和秩序。p.222


    幾千年來,人類之所以無法用科學來推動成長,是因為大家誤以為各種宗教經典和古老傳統裡,已經提供了世界所有重要知識。如果石油公司相信已經找出了全球所有的油田,就不可能再浪費時間和金錢來探勘。同樣的,如果人類文化覺得已經知道了所有該知道的事,就不會費心尋找新的知識。而在現代之前,這正是大多數人類文明所持的立場。然而,科學革命打破了人類這種天真的信念。科學最大的發現正是讓人類發現自己的無知。p.238


    資源短缺的問題看來很有機會克服,但現代經濟真正的敵人是生態崩潰。
對於高科技方舟的信念,正是對人類未來及整個生態系的最大威脅之一。
保護環境是個好主意,但如果有人連房租都交不出來,對於沒錢的恐懼,就會遠遠高過對冰帽融化的擔心。

    P.325-326 記者愛蒂的經歷讓人醍醐灌頂!專注力。

    如果想讓人相信某些假想的實體,像是神、國家,就要讓他們犧牲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犧牲叫人越痛苦,他們就越會相信犧牲奉獻的對象確實存在。如果有個貧窮的農民,把自己一頭珍貴的牛,都獻給了宙斯,就會開始對宙斯的存在深信不疑,否則要怎麼解釋自己竟然蠢成這樣?這個農民還會再獻出一頭牛、一頭、再一頭,才不用承認以前所有的牛都是白白犧牲。p.341


    科學正逐漸聚合在一項無所不包的教條之下,也就是認為所有生物都是演算法、而生命則是在進行資料處理。
智能正與意識脫鉤。
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演算法,可能很快就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 p.446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Turtle Tamer by Osman Hamdi





 
這可能是近代土耳其最有名的一幅畫,2004年破記錄的以350萬美金賣出。在Avanos的瓷器畫上、在鬱金香花季的佈景中、紀念品店的書冊裡,都可以看到它。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人類大歷史





這本人類大歷史買了這麼久才看完,實在汙辱了它。